用监管之手撕掉商品“过度包装”

发布人:申 菲 发布时间:2021-08-20 来源:中国普法网

 

       裁判文书网最近公布的一份判决书把“过度包装”送上热搜。这份文书显示,某网红零食企业员工将出售公司废旧纸箱获得的68.4万元占为己有。有网友算了一笔账,如果按2000元/吨的价格计算,在18个月内出售的废纸箱约有342吨,每个月约有19吨。关于商品过度包装的讨论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被炒热。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0年对电商平台商品包装抽查发现,50批次商品中有12批次涉嫌过度包装,特别是化妆品,包装不合格率高达70%。

       商品过度包装现象被舆论吐槽和“喊打”多年,仍在不少领域出现,足见其顽固性。商品包装有保障商品的安全、质量、性能,便于储存、运输、携带,附着商标、标签等信息,以及美观促销等功能,适度的商品包装有其必要性、合理性。然而,不少商品的包装层层叠叠,包装所占的空间远远大于商品的体积,包装物本身耗去的成本在商品总成本中达到了相当比例,甚至一些商品的包装物成本超过了商品成本。过度包装已经超出了商品包装的功能刚需,美观促销功能或“面子促销”功能出现了明显的异化。

       过度包装会加剧浪费现象,抬高包装物的处理成本和环境保护成本,同时也会对消费者形成误导,加重消费者的消费负担,助长攀比虚荣要面子的风气。

       对过度包装必须予以重视,加强监管。目前在地方层面有上海、广州等地出台《上海市商品包装物减量若干规定》《广州市限制商品过度包装管理暂行办法》等法规、规章,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应标准,为依法治理过度包装提供路径,为监管部门执法提供明确指引。监管部门要用足用好法律武器,全面强化对过度包装的治理,形成长效机制,用监管之手撕掉商品的“过度包装”,给消费者营造简约、清朗、健康的包装环境。要提高企业的自律意识,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消费观,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