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贸促委调解中心成功调解一起中俄贸易纠纷

发布人:郭晓娟 发布时间:2019-05-31 来源:深圳市贸促委

       近日,我委调解中心运用国际商事调解的方式成功处理了一起俄罗斯客商投诉我市某科技公司的纠纷,促成双方由针锋相对到当场和解,得到了双方当事人的高度肯定。这是我委运用专职调解员和专家调解员递进式调解方式成功解决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纠纷的典型案例。

  一、基本案情

  俄罗斯某平衡车销售公司向深圳市某科技有限公司采购一批平衡车,双方签订了销售合同,俄罗斯公司方一次性将货款支付给深圳公司方,但是深圳公司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发货,导致合作失败,现俄罗斯方来深圳调解中心申请调解,要求被申请人全额退款。

  二、调解过程及结果

  (一)梳理案情。由于双方当事人此前多次沟通交流无果,被申请方已经拒绝与申请方进行洽谈。我中心专职调解员接到申请人的调解申请后,积极与被申请方沟通联系,表明中立身份,帮助双方重新建立对话平台。调解员与双方当事人多次沟通,了解到双方签订合同后申请方一次性支付了货款,被申请方也按要求生产了平衡车。生产完毕后,由于被申请方无法提供申请方要求提供的相关证明文件,货物一直搁置在仓库。申请方认为自己没有收到货物,被申请方应当全额退款。被申请方认为在下订单时已明确告知申请方无法提供该证明文件,但申请方仍坚持要下订单,且合同里面也无提及出具证明文件的条款。货物需要生产成本,由于无法发货,也需要仓储成本,被申请方认为最多只能退回20%的货款。

  (二)组织调解。我中心专职调解员从合同签定前沟通的缺陷、合同签定时文本的疏漏,国际贸易惯例和法律法规等方面理清双方的责任,经过两轮电话调解后,双方当事人从各执一词的敌对情绪中缓和下来,开始真诚地沟通,争议焦点逐渐缩小,但双方始终无法达成一致意见。调解中心随即启用专家调解员为双方提供进一步的调解服务。调解中心专家调解员了解纠纷经过后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现场调解,在现场调解中,专家调解员了解到搁置的货物零配件仍旧有市场需求,帮助被申请方详细估算产品的损耗和产品剩余价值,缩小双方争议金额的差距。最终,双方达成和解,被申请人支付七成货款解决纠纷。

  三、案件评析

  国际贸易纠纷出现后,双方当事人往往会先行沟通谈判,由于没有第三方中立调解机构的协助,谈判方往往由于坚持自己的立场导致谈判失败。我中心调解员在接到申请后积极与被申请方取得联系,表明身份,有利于重建对话平台。在调解的过程中,调解员分析矛盾焦点,告知诉讼与调解的利弊,引导双方当事人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为了使调解更加高效便捷,调解中心又请精通外语和法律的专家调解员来主持现场调解,调解中心采用的递进式调解方法为纠纷双方提供了多层次、全方位的高效服务。